签意】
衣食自然生处有劝君不用苦劳心
但能孝悌存忠信福禄来时祸不侵
问名利自有时讼和吉产尚迟
病可治婚未宜宜谨守免忧虑
此签只宜守旧,不可贪求,但存中直,却得两平,须以孝悌忠信为本,自有福禄来成之,应若思强取强求,反招意外之祸,占者循理守分则吉。凡事听其自然,莫怨于天。
贾谊,西汉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。十八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,得到郡守吴公推荐,被汉文帝任为博士,掌管文献典籍。贾谊少年得志,才华横溢。一年后又被提升为太中大夫。汉文帝对其才能颇为赏识,拟提拔他为公卿,因遭周勃、灌婴等重臣的反对而未果。四年后,贾谊被排挤出中央。后又因汉文帝日夜思念,又特召见他,并拜为梁怀王太傅。他先后多次上书治安之道,强调倡导礼乐,实行道德教化。他的主张被汉文帝所采纳,对当时和整个汉代的政治有着重大的影响。文帝十一年梁怀王坠马而亡,贾谊自感失职,哭道不已,一年后悲郁而死。
关公灵签第3签解签
关公灵签第三签:贾谊遇汉文帝、甲丙、中吉
衣食自然生处有、劝君不用苦劳心、但能孝梯存忠信、福禄来成祸不侵。
汉。贾谊。洛阳人。文帝时。河南守吴荐之。召为博士。年二十余。超迁岁中至大中大夫。请改正朔。兴礼乐。上治安策。绛灌等毁之。出为长沙王太傅。谊既适去。渡湘水作贼吊屈原。论者谓贾生王佐才。遇汉文明主。终不大用。卒悲伤而死。岂非天乎。
问名利。自有时。讼和吉。病瘥迟。求财平。婚未宜。谊谨守。免忧疑。
富贵前定。何须强求。从劳心力。反致伤忧。事亲待人。动合循理。天必佑之。有泰无否。
随缘安分。直道而行。心中无愧。自然和平。
此签。只宜守旧。不可贪求。但存中直。却得两平。谋事迟。求财阻。婚姻可。风水更。孕将生。宜蚤保。免忧惊。
生处有者。戒人凡事依本分。不可贪得。处家孝悌。则内无怨。处人忠信。则外无怨。毒害消矣。交财未稳。婚姻主迟。是非口舌。主散为宜。修身待时。不可徒劳心力。成字或作时字。
一个人在世,只要照本份去做,衣食自然不用愁。俗云:“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”强求富贵,徒劳心力,反致伤忧。如果在家事亲至孝,兄弟友爱,在外待人忠信自然内外无怨,祸患不侵。
正是:“富贵前定,何须强求,动合循理,天必佑之。随缘安份,直道而行,心中无愧,自然和平。”
抽得此签,表示只宜守旧,不可贪求。心中存着正直,自然无忧。问谋事,虽有成功的希望,但时间上恐久延。谈婚姻,在时间上也是比较迟延。问诉讼,则以和解为宜。问疾病,目前还无法痊愈,尚须待一段时间。
道光年间有一人,自恃有钱,想有钱捐得官爵,到庙抽得此签。人家劝他做富家翁,不必妄想做官,他不听,后来花了好多钱,仍无法实现企图,一气死在旅途上,正应了这首签诗的前二句。
绛灌─指西汉高祖的功臣即绛侯周勃和灌婴。/蚤─古意和“早”相通;也通“爪”字。/裘─指皮制的衣服。/王佐才─有协助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才气。
关公灵签解签第五签甲戊中平
诗曰
子有三般不自由,门庭萧索冷如秋;
若逢牛鼠交承日,万事回春不用忧。
解曰
暗示先忧后喜,先凶后吉。
问求财,目前无利,不过将来有利。
问疾病,可医治,有痊愈的希望。
问升迁,主有迁移之兆。
问婚姻,须慎重考虑。
断曰
运势:平凡之命,平衡收支,景气不宜,即可满足。
家庭:人人平安,惟无凸出,亦复何书,平凡足矣。
财利:勤业之人,本有报酬,惟时不济,只好忍受。
事业:兴与衰交,令人无奈,世况如此,只好忍之。
升迁:调养吾身,以备战斗,耗费身心,方可胜算。
姻缘:平凡夫妻,亦可足矣,命中注定,啻好认之。
考试:勤再拼也,或时运衰,不见曙光,明必有中。
健康:一度历险,幸及时医,不宜迷之,人智清醒。
远行:可行者也,但愿小心,岂可冒险,该回即回。
诉讼:告官损己,利于仲介,伊亦为财,不必意气。
失物:失于东南,宜省吾心,己之过失,物者尚存。
圣意
财禄耗、功名迟、讼终吉、病可医、婚宜慎、行人归、待时至、百事宜。
解曰
此签先忧后喜。见在主意不定。进退无据。景况甚为冷落。等子丑交承之际。远应年分。近应月日。自有更新气象。如春来万物发生。此前大不相同。凡事待时。终有成就。
释义
三般句。有二解。一作心口意。三者游移不定。一作富贵寿。三者杳茫无据。总是不能自主之意。秋景冷落。门庭似此。萧索可知。牛鼠交承。乃是子丑接续之际。言有好光景在后。至此才得遂意。万事回春。言事事起发。如草木春日向荣。皆足赏心悦目。何忧之有哉。现须耐守为吉。
解签
此时的你是万事都无法随心所欲,就算是连最简单的沟通,都是词不达意,连朋友都忘了有你这个人的存在,可说是冷到了极点。厄运总是会结束的,只要过了子丑的交接转换,就会有美好的未来,会犹如春天的来到,将不必忧愁,此时只是日出前的黑暗。子丑交换最久可能是鼠牛年的交换,也可能是鼠牛月或鼠牛日的交换,不论还要多久必须忍耐,迎接美好的未来。
东坡解
荣枯有时、不由人力、泰运将亨、终于否极。月日子丑、凡事皆吉、如木逢春、才见荣益。
碧仙注
事有不如意、常存忍耐心、时来皆顺受、福至祸无侵。
一生岁试占此,居三等,验在“三般不自由”一句。若值子丑寅月日,又不当以此断之。
又有一生科试占此,县、府、院三处皆取,应“子有三般”;临场丁母忧,应“门庭萧索”。
又一生,院试前占此。放榜之日,竟取进,应“子有”两字也。
_蒙正守困
宋?_蒙正,字圣初,河南人。父龟图与母不合,_蒙正皆逐之。时贫甚,投_龙门寺僧,凿山岩为龛,禁足不出,守困数年。太宗时,举廷试第一,三历相府,以直道自持,拜太师,致仕归,累封许国公。卒_文穆。